打破年齡常規 會考可更靈活
(星島)8月5日星期二06:30(綜合報道)
近年會考放榜 ,每次都至少有十位十優狀元,社會興趣開始轉移去低齡「神童」身上。隨着教育界和家長日益重視資優兒童培育,學校亦彈性配合他們的發展,例如容許他們跳級,估計未來會再出現愈來愈多的低齡會考生。
七十年代,中學會考 難得有九優生,已經轟動全港,後來出現更罕有的十優狀元,搶去了他們的風頭,現在十優人數也多了,去年他們的風頭,還不及一名九優女生,原因是她只得十四歲。今年大家的注意力,也放在兩位十四歲成績已達大學收生尖子要求的會考生,和一名年僅十三歲已奪兩優的最年輕考生。
一般學生是在十六、十七歲時參加中五會考,過去中小學較少讓學生跳級,大學也未見破格錄取「神童」。這種規律近年已被打破,去年獲得九優的何凱琳 即得到中文大學醫學院破格錄取,還有在海外公開試成績優異的沈詩鈞 以九歲之齡入讀浸會大學 。中小學跳級生日多,這次十三歲已經跳讀中五獲學校派去會考的簡文鋒,去年十二歲時已經以自修生名義參加會考。
低齡資優考生勢增
雖然簡文鋒今次摘優數目低於預期,未達大學收錄的尖子水平,不過他的優良成績顯示自己有能力應付中六課程。過去有資優生不獲學校安排跳級,長年應付一些自己早已明白透徹的課程,這樣不但窒礙他們發揮潛能和發展知識,更有部分學生覺得課程太淺而失去學習興趣,甚至成為「問題學生」,變成浪費人才,非常可惜。
近年社會日益注重資優學童培育,有各式各樣的培訓課程,政府亦撥款成立資優教育學院,打算提供課外培訓。學校本身亦提供較為彈性的安排,除了推薦參加校外培訓課程,也容許學生跳級。只要學校不是為了「打響招牌」而揠苗助長,而是提供足夠配套,讓資優生不但在學業,還在人格修為和社交方面都健康成長,更符合因材施教、人盡其才的理念。
何必一次考齊各科
資優生不一定對所有科目都「十項全能」,部分資優生可能只適宜在某些科目上搶先,故此不一定適合跳級。如果這些學生有部分強項已達中五水平,就算自己未升讀中五,也可以報考這些科目的公開試。簡文鋒去年已經以自修生名義考過會考,至於今年十四歲奪七優的李景曦,也早已考獲驕人的美國 SAT成績。
容許學生提早考部分科目,意味打破會考必須一次過考齊十科八科的安排。美國SAT比較靈活,中學往往安排學生分兩年各考半數科目,不必集中一次考試,而且萬一首次失手,也有下一次機會補救。這種安排不囿於資優生,本港教育界考慮長遠發展時,不妨引為參考。 美國SAT比較靈活,中學往往安排學生分兩年各考半數科目,不必集中一次考試,而且萬一首次失手,也有下一次機會補救。
外國既education真系唔同d既~ 會考就行背書制既, 拿幾粒a就當係資優生, 未免又講得太早.. 考個alevel再講啦
而且今次個13歲狀元上年已經考左一次, 咁即係話今次係2nd attempt啦
咁又算得係d咩呢.....
d老豆阿媽成日想做星爸星媽, 整到d仔囡早早考晒hkcee, 咁又點... 未又係咁
上兩年個位幾歲哥仔, 入左bu之後, 都無左影啦
[[i] 本帖最後由 joan_minako 於 2008-8-5 13:31 編輯 [/i]]
回復 3# joan_minako 的帖子
年年都要做下新聞架啦~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