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尼-天下第一倉(16/07/2008)-樓股的異同
港股近期猶如坐過山車,不少投資者嚇得跳車逃生,只剩下勇者繼續向前衝。這種恐慌,在刻下這情況相當合理,因為大部分投資者,認為自己會因股價反覆而損失慘重。情況就像去年升市之時,投資者一窩蜂排隊入貨,個個相信尋覓已久的利潤,將會在樹上不斷生長,只要安坐樹下,錢便會從天而降。
當然,也有少數人能夠在去年獲得巨利,惟未必能持盈保泰至今;因為賺了錢的人,往往會保留手上的股票,又或轉戰至其他當時得令的股票,最終表現變得差強人意。至於早年入市的長線投資者,賬面可能仍然有利潤,但他們普遍會不斷追貨再買,結果導致兩無收穫。
低成本股票固若金湯
組合內曾經擁有的愛股,好像中移動、國壽(2628),甚至是中國遠洋(1919),表現依然不俗。如果能在低位買入它們,例如三十元以下買中移動、七元掃國壽和四元購入中國遠洋,這些股票仍然固若金湯。
可惜,現時的氛圍充滿恐懼,堅忍不移的投資者只屬少數,更有不少炒家打算止蝕離場,他們認為留得青山在,哪怕無柴燒。
相反,面對類似境況,業主的做法卻是兩回事。儘管負資產曾令香港業主嘗盡苦頭,但他們大多會挺風抵雨捱下去。十年下來,樓價已從谷底反彈,刻下賣樓的話,更會有錢賺。
這就是投資物業與股票的差別,作為業主,即使擔心樓價下跌,亦不會容許恐慌主導自己的情緒,樓價有如天氣般反覆無常,他們早有心理準備。其中一個原因,可能是因為物業的交易費用太貴,計及印花稅及佣金,可能高於樓價的百分之四;反之買賣股票只需百分之零點六。所以,還是讓能承擔風險的專業投資者炒樓吧!
有懷疑 先沽貨
但股票投資組合的重要性,一如物業,因為退休就是靠他們。沒有人永遠是對的,假如某人認為樓價過高,有誰能肯定他是錯呢?如果你賣掉物業,樓價繼續跌,你能確定何時是重新入市的良機嗎?所以,就算正確的警報響起,也有很多人未能再買樓。此外,樓價不像股價般大上大落,那樓價下跌,又是否值得大費周章賣樓套現?
如果股民對短期股市狀況存疑,沽貨後,他朝在同樣的價位買回,僅損失百分之零點六的佣金。假設你有五成時間猜中市況,除非是習慣性地經常短炒,否則小小的佣金損失,應該不要緊。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