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數優惠交流網's Archiver

andrewet 發表於 2008-7-15 01:39

新交所急起直追,港臨威脅勿怠慢

新加坡與本港的交易所競爭日趨激烈,雙方摩拳擦掌準備擴大市場份額。據悉,新加坡計畫夥拍泰國、馬來西亞、越南、印尼及菲律賓交易所,合組電子交易平台,將各自市場首30隻最大的上市公司,即合共180隻股份在該平台買賣;此外,新交所還推出中國指數,追蹤在新加坡上市的20大中資股票,同時又在北京設立首個駐外代表處,爭取內地企業到星洲上市;上月公布的「全球商務中樞指數」中,香港更首次落後於新加坡,種種跡象顯示,本港面臨新加坡這個勁敵的挑戰,正開始處於下風。

新交所近年十分進取,近年本港多隻大型新股上市時,例如領匯(00823-HK)、建行(00939-HK)及中行(03988-HK)等,新交所都搶先在上市第一天發行窩輪,直到06年9月招行(03968-HK)在香港上市,被搶飲「頭啖湯」的情況才有改善;此外,新交所又在印度孟買交易所股份化配售中認購了股權,有助新交所在新興金融市場的發展,同時又出售約5%的股權予東京交易所,預計3者結盟可期。

除此之外,新加坡交易所發展了多項伊斯蘭原素的金融產品、不同商品的ETFs(交易所買賣基金)、又發展新創業板市場「凱利板」,以及房地產信託基金的發展亦較香港理想,並極力爭取更多內地民企到新加坡上市,動作多多。據新交所統計,截至3月底止,共有141家內地企業在新加坡上市,成為香港以外,內地企業在境外上市最多的地方;最近,新交所更有意發展一個極速交易平台,指標為不用1毫秒,便可完成1個交易。

至於港交所(00388-HK)方面,近年亦積極回應發展伊斯蘭金融產品,較早前本港亦與台灣研究互認ETF機制,但明顯在發展金融產品上,仍落後於新交所。雖然港交所在7月推出預託證券,10月將落實黃金期貨買賣,並可能在今年底前推出碳排放權相關產品,加上本港仍是內地企業海外上市的首選,如截至今年4月底,共有443間內地企業在港交所主板和創業板上市,可見香港在背靠祖國下,仍具有一定優勢。

不過,在全球化的環境下,各國交易所進行收購合併將成為趨勢,未來亦會朝向24小時交易平台發展,港交所雖有祖國眷顧,但當人民幣自由兌換後,A地股市場逐步發展成熟之後,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是否仍能保持頓成疑問。資料顯示,從全球商務中樞指數中,香港排名便落後於新加坡,較去年下降一級至第6位,新加坡則由第6位躍升至第4位,而上海就跳升8級至全球第24位,首次打入全球商務中心25名排名之內。

香港政府去年成為港交所單一大股東後,市場憧憬中、港交易所合併之路不遠,財政司長曾俊華亦曾表示,可為日後中、港交易所換股作準備;反觀新交所,早已透過售股、賣股、換股等,與多個交易所拉上關係;台灣證交所亦正推動與國際交易所結盟,並研究合併當地4個交易所;香港在受制聯繫匯率以及全球一體化下,港交所有必要加強自身競爭力,才能避免在一體化洪流下受到的衝擊,如強化集資及衍生工具兩大優勢,以及中、港交易所成立聯盟,互補不足等。(http://www.GetJetso.com - 著數網提供最新著數優惠情報,股市討論,潮流時尚美容討論拍賣及易物服務)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