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數優惠交流網's Archiver

andrewet 發表於 2008-6-29 23:11

借鑑歷史救市從「嚴打」開始

那是一個充滿了不確定的年代,通貨膨脹、越南戰爭、石油危機和伴隨而來的股市低迷,使得「華爾街即將滅亡」的論調再次出現。

20世紀60年代後期,當美國在越南戰爭中愈陷愈深時,典型的需求拉動型通脹出現了,經濟遭受了1973至1974年原油和食品價格上漲的衝擊。到了80年代早期,通脹率超過10%,很多人擔心經濟失控。聯儲局在時任主席的保羅.沃克爾的領導下,啟動了嚴厲的緊縮性貨幣政策,以控制經濟過熱。結果,通脹確開始下降,但經濟也幾乎崩潰。那時,美國經濟不僅遭受兩位數字的通脹之苦,還需忍受兩位數的失業率煎熬。

在一片哀聲中,一些後來給華爾街帶來巨大繁榮的變革正在悄悄發生。

美嚴打違規微軟思科同時孕育

那時,麥克唐奈公司是有望成為「美林第二」的一顆華爾街新星,由於涉嫌欺詐等違規行為,遭到披露和打擊;接,一些大公司的違規行為也陸續被公開處罰。1975年,美國國會通過《證券法修正法案》,該法案使美國各個證券交易所和第三市場(場外交易市場)連接起來;與此同時,後來培育了微軟、思科和甲骨文等美國經濟新龍頭的納斯達克市場也悄然興起。

從1982年開始,儘管依舊不乏股災和暴漲暴跌,但美國總體上進入了金融資產回報的黃金年代。

此後,美國股市的繁榮與實體經濟形成了良性互動關係。借助資本市場的資源配置,美國經濟最終實現了產業升級,建立了一套發現和篩選機制,培育了一批批創新型企業。

我們30年的改革走完了發達國家數百年的發展歷程,A股市場目前卻被各種「瞬間凝結」的不利因素深深困擾。複雜的通脹、狂漲的國際油價、突然的地震災害和剛剛破裂的股市泡沫,幾乎讓所有人失去了信心。

金融創新不用畏首畏尾

A股市場的下跌儘管有些過快,其實是對此前暴漲的修正。最近一些外資投行再次斷言,監管機構將出台強力措施救市。監管機構應該如何救市呢?

回頭看看成熟市場走過的路,救市其實是從「嚴打」開始。只有及時清除真正危害市場的「蛀蟲」,市場信心才可能逐步恢復。正是由於美國證交會在經歷了股災之後不斷加強有效監管,才使美國得以坐享證券市場所帶來的巨大經濟利益。

歷史總有驚人的相似之處,在市場一片哀鴻中,中國股市的各種違規和腐敗行為也格外刺目。嚴厲打擊各種違規交易、加強監管才是監管機構目前應該啟動的最好救市政策。

加強監管的同時,金融創新也不必畏首畏尾。目前控制通脹「一刀切」的方法難免扼殺新興企業的活力,而能真正化解宏觀經濟各種不利因素的有力武器,其實是產業升級和經濟結構調整。因此,一拖再拖的創業板和各種有利於資源配置的金融工具適時推出也是救市「強心劑」。(http://www.GetJetso.com - 著數網提供最新著數優惠情報,股市討論,潮流時尚美容討論拍賣及易物服務)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