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濱長廊破壞港海岸線
【本報訊】昨日起為期三個月的中環新海濱城市設計第二階段公眾諮詢,表面上拋出多項建議將日後填海得來的新海濱發展密度降低,但專業人士揭發整體佈局「暗藏殺機」,破壞本港的地標與海岸線。國金旁建商廈酒店
發展局建議興建一條長2公里,佔地11公頃的海濱長廊,並降低新海濱範圍的發展密度,包括將備受爭議的摩地大廈「斬件」,樓面面積由原先19萬平方米,減至15.74萬平方米;又建議在國際金融中心旁邊興建一幢18層高酒店及30層商廈,或建兩幢分別16層與30層的商廈。局長林鄭月娥指,整個40公頃的海濱範圍,所有建築的總樓面面積只有26萬平方米。
發展局常任秘書長楊立門透露,維港兩岸的海濱用地,日後未必會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或私人物業公司管理,當局正跟共建維港委員會商討,或成立一個專業機構管理維港海濱。
建築師學會地政規劃委員會主席何文堯對政府的佈局感到失望,「唔明白點解填完海,一定要將條海岸線拉直,你睇全世界邊會有海港 海岸線係直 。」他質疑當局的規劃令到維港兩岸變得人工化,「唔通呢 就係市民想要 ?」
他又批評發展局擬在國金旁邊興建摩地大廈與酒店商廈,「國金已經係香港地標,起咁多建築物係隔籬,好礙眼。」他擔心新建築落成後,進一步令怡和大廈一帶的商業中心密度更高。
被形容「炒埋一碟」
立法會議員郭家麒批評,政府冥頑不靈,要在珍貴的維港旁邊興建酒店、商廈,又呼籲市民不要輕信諮詢文件的電腦圖。城規會成員李偉民質疑,海濱內的建築物欠缺特色主題,難以吸引遊客或市民前往,另一成員吳祖南形容整個設計儼如「炒埋一碟,綠化較為單調。」
[attach]7016[/attach]
政府揚言要將中環海濱打造成世界級海濱長廊,但建築師指有關構思將未來的維港海岸線拉成直線,人工化及不自然。 發展局提供模擬圖片
中環新海濱設計諮詢簡介
海濱長廊:長2公里,面積約11公頃
長廊特色:長廊內設環保交通工具,但不設單車徑
軍事碼頭:位於海濱長廊,當毋須作軍事用途時,會開放予公眾
商業樓宇:建一幢18層高酒店及一幢30層商廈,或建兩幢分別16層與30層商廈
摩地大廈:四至六座8至10層高的辦公室或零售樓宇,將採用階梯式設計
社區設施:三幢13至17層高的政府、機構或社區設施建築物
總樓面面積:26萬方米,包括公眾行人通道或公共交通總站,較原先減少25%
資料來源:發展局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