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數優惠交流網's Archiver

taro 發表於 2008-1-5 09:12

【轉貼】政府棄回購西隧或延專營權

西隧落實加價,立法會議員擔心會引發其他隧道公司申請加價,最終引發公共交通工具加價潮。有學者直指西隧加價決定是經過精心計算,在紅隧已飽和、「塞無可塞」情下,私家車司機並不會介意多付5至10元隧道費。政府消息指當局傾向延長西隧專營期,換取調整隧道費,減低加價壓力之餘並作分流。

據了解,針對分流三隧交通,政府放棄回購西隧和東隧的方案,原因是若回購價訂價太低,不能吸引專營商,訂價太高則涉及公帑;若落實回購亦對日後「建造、營運、轉移」的興建基建模式有負面影響。

運輸及房屋局發言人回應指出,一直與東隧和西隧的專營商在延長專營期和合理收費的基礎上,商討分流三隧交通量的方案,但在推測減收費而造成的損失,以及交通流量的變化等假設上,雙方的推算並不相同,故磋商未有進展;專營商仍繼續願意商討。

根據《西區海底隧道條例》,西隧專營權為期30年,至2023年;其間有6次自動加價權利,首次為2001年,最後一次則是2021年。事實上,西隧自1999年起首次提出加價,到去年7月已加價6次,但只要公司年度實際淨收入少於法定最低估計淨收入,公司即可要求額外加費。

香港理工大學土木工程系副教授熊永達直指西隧精心計算:「這次加價針對私家車,紅隧早已飽和,加價5元對私家車司機來說沒有大影響,尤其是現在用Auto-toll(快易通),加了也不覺。」他認為即使加價,西隧車流會不跌反升。

2004年西隧加價後1個月,私家車總流量即跌10%,但至年底流量不但回復舊水平,更上升2%。根據西隧年報,去年度每天使用西隧的46,984加次車輛中,有34,993架次,即74%為私家車。

[attach]2866[/attach]

[b]西九發展看好中信未必願賣[/b]

政黨不斷建議政府回購西隧,但西隧的價值一向成謎;有分析師估計,雖然當年耗資70億元的西隧,只值54億元多,但持有西隧股權的企業看好西九龍發展,未必有意出售西隧。

該分析師表示,中信泰富持有西隧項目35%股權,淨資產值介乎14億元至19億元;按此計算,現時整個西隧項目估值最多僅為54.3億元。據了解,持有西隧股權的一眾企業,認為西隧前景佳,故沒打算讓當局「買起」西隧,原因是西九物業,包括環球貿易中心(ICC)、豪宅天璽將陸續入伙,西隧用量或茘升。

西隧97年通車以來,累積盈利只有約10億元,淨收入亦未達西隧條例估計的水平,原估計通車首14年淨收入應為151.14億元,但過去10年實際和未來4年預測顯示,淨收入只60.69億,仍欠90.45億元,而西隧至今仍有40億元負債。理工大學會計及金融學院副教授林本利認為,西隧有能力還清債務,但相信直至專營期結束,也不會達到預期的16%至18%合理回報率。

學者﹕加價增談判籌碼

林本利解釋,90年代建議興建西隧時,年通漲率高達12%,「10年後收費加一倍好正常」,所以私家車的法定隧道收費才會高達90元。但以往幾年通縮,加上西隧流量一直未達標,「90元應無車會行」,他估計西隧不能達到合理回報率。他認為西隧不斷加價,增加了跟政府商討回購的籌碼,但若合併現時3條隧道共同管理,如何分配持股量非常爭議,「不如起過另一條」。

[[i]本帖最後由taro 於2008-1-509:15編輯[/i]](http://www.GetJetso.com - 著數網提供最新著數優惠情報,股市討論,潮流時尚美容討論拍賣及易物服務)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