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電氣站「死線」內難批出
[size=12px][size=3]港府與中電就興建液化天然氣接收站的角力有新進展。港府首度表明無法在中電訂下的「死線」、即年底前審批其液化天然氣接收站項目,最快要待明年初完成顧問研究報告後才有定案。學者則指中電向政府訂下審批死線,否則便威脅聲言難以達到二○一○年減排目標,只是擺出高調的談判姿態。中電常務董事阮蘇少湄曾多番向政府施壓,最遲今年內要審批接收站的財務計劃,令接收站可於二○一一年啟用,確保中電有足夠天然氣供應,電廠才可調高天然氣發電的比例,改善空氣質素,否則無法達到粵港政府訂下二○一○年的減排目標。
[b]正商討利潤管制協議[/b]
政府與兩電正商討○八年後的利潤管制協議,據了解,因雙方暫未能達成共識,而接收站項目被視為中電「趕尾班車」催谷固定資產額的籌碼,當局在如此敏感的談判階段,不會作出審批,因此舉會令中電固定資產值增加,利潤回報亦即時獲提升。
環境局發言人表示,當局正與專業能源顧問,評估中電的液化天然氣接收站方案,預料明年初完成顧問研究。政府審批財務計劃時,會考慮所有有關因素,包括區域內天然氣資源的分布及發展、區內其他天然氣項目向香港供氣的可行性、崖城氣田的供氣情況等。當局只會在認為有關項目是合理及可接受的情況下才會批出。
為堵塞中電無法達到減排目標的藉口,政府早前接連拋出「辣招」,包括建議立法規管電廠排放上限、落實珠三角電廠排污交易試驗計劃,以及聲言若年底前仍無法達成利潤管制協議,港府將單方面立法規管,迫使中電按章減排。
[b]氣站進入最後落實階段[/b]
浸會大學能源研究中心主任周全浩指中電向政府訂下審批死線,只是要擺出高調的談判姿態。中電其實可隨時調高天然氣發電比例去減排,現時只是「限制用水」,雖然接收站項目未能如期審批,相信中電也不會違規不做減排。
中電發言人表示,會全面協助政府進行研究,評估崖城氣田的儲量。中電建議興建液化天然氣接收站的計劃,已進入最後落實的階段,液化天然氣供應方面的磋商亦取得良好進展,此項目能讓中電確保穩定的電力供應和實踐減排目標,期望能盡早獲得當局審批。[/size]
[attach]1956[/attach]
港府表明無法在今年底前審批中電興建液化天然氣接收站計劃。[/size]
頁:
[1]